中国矿大2016-2018年度“优秀教学科研群体”事迹展示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8-09-11浏览次数:3061

近期,学校公布了2016-2018年度“优秀教学科研群体”获奖名单,评选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等9个单位(团队)为“优秀教学科研群体”。这些优秀教学科研群体在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开拓进取,展现了学校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现有教师47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教师16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1人,校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4人,教学名师培育对象1人。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1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1项;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华东区基础物理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基础物理教师上好一堂课竞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项、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80余项;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物理学术竞赛类团体奖、个人奖20余项。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全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教学科研团队。坚持做好一流矿业人才培养工作,建成《采矿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奖1项,二、三等奖各1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6篇,采矿工程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团队入选校优秀教学团队。建成采矿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采矿工程系还入选了江苏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团队教师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及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杰青和优青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引进纵向科研经费2375万元、横向科研经费8250万元;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三等奖数10项;涌现出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优青1名,10人次入选省“333人才”等省级人才培养工程;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件;发表核心期刊水平以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76篇、EI检索83篇;矿业工程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荣获第一,并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验收获得优秀。

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中心现有教师5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1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7人、江苏省突贡专家4人,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拥有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端平台和两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近两年编写“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入选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1部。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并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组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并获得全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6年以来,专任教师中有7人获得省级、国家级人才计划或奖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新增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等项目30余项。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所团队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多人次获得江苏省煤炭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校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教师在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兼任重要职务。坚持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培养人、锻炼人,近两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4项。目前合计承担纵向课题32项(人均2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15项,承担教改立项课题5项。近两年,研究所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余项,获各类教学奖励4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0余篇,其中1篇入选地球科学领域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5部,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2016年以来,机电学院机械设计系教学科研团队成员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指导大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比赛中获得奖励20余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学论文9篇,获得省级“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5项、校精品课程建设1项、校级卓越工程师教材建设立项项目2项;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青蓝工程1项、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2项、校级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3名、第十九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百佳本科教学教师5名、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和校级精品课程1项。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4项,荣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荣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SCI检索论文4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7件,国外发明专利52件。团队教师获得各类成果奖励和表彰占全院教师获奖总数近50%

资源学院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研究群体通过持续的教学探索与改革、科学技术探索与创新,本研究群体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研究群体在教学方面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十三五”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建设等项目12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教学论文10篇,获百佳本科教学教师等称号10人次、指导学生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1人次、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和全国煤炭地质竞赛等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和组织奖各1项。在研和新增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21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专题10项,其他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51项;2人次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和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称号;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6篇,其中SCIEI分别收录6927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知识产权方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秦勇、吴财芳等),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一等奖)。


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师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成员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近年来,以承担3项教育部“十二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项和3项省级项目建设为锲机,系统地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创造性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和视频公开课程3门、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出版了国家规划教材等系列教材共6部、建设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1篇。近年来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级项目和16项校级项目,以及30余项企业服务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了高水平SCI收录科技论文156篇,授权发明专利32项。为60余座选煤厂进行了技术诊断和技术服务;与多家大型煤炭企业开展了选煤技术专家咨询和技术培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2016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金奖,全国专业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2项、三等奖6项,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2项,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数学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各年级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经过不懈努力,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上新台阶。团队围绕学院的“双高”目标积极工作,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两位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教学成果获2017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数学》课程2017年被再次认定为校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于2016年被遴选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获2017年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位教师分别获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立项等。积极构建网络教学新模式,为全校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开设9类《高等数学》网络学习课程,年均超过2000名学生取得学分。15人余次获得江苏省及学校各类荣誉及奖励。积极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加强学生数学文化教育,指导学生获得高等数学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团队通过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高质量教学资源,逐渐形成了规范化《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立体化网络学习资源、模块化数值实验环节,专业化数学建模教育和常态化数学竞赛培养的“三高五化”教育模式。

徐海学院机电与材料工程系教研室是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的教学研究群体。系教研室先后荣获校级先进党支部、党支部工作创新奖、先进工会小组等荣誉称号,并多年系部、处室考核优秀。教研室承担了学院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群体成员勇于创新,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先后承担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近10项,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群体成员两年来完成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10项;软件著作权2项。两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参加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3D大赛等学科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若干,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2人次。


新闻来源:校工会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