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记第二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信控学院周一恒老师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8-07-06浏览次数:2696


在众人眼中,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是一门工科气息浓厚、知识深奥难懂的学科,但就有这么一位老师,寓人文情怀于课堂,用生活化、亲民化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电工课上得生动有趣。

她,就是获得第二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且同时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的信控学院周一恒老师。

  

功在平时,终获殊荣

从校级选拔,再到省级比赛,周一恒的晋级之路并不是如常人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

首先,是残酷的校级选拔。学校遴选了近三年来在学校讲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的老师,以及在各个行业、协会里获得省级讲课比赛一等奖的大咖们,让他们齐聚矿大南湖,可谓是高手如云。除此之外,残酷的赛制也给周一恒增加了很多前所未料的挑战。她需要在短短半个月的备赛时间里,向组委会提交关于20个知识点的PPT和教学设计,繁重的任务重重地压到她的肩上。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组委会提前一小时随机抽取教学节段,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留给她准备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

面对这些困难,周一恒显得很坦然,她说道:“其实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因为时间方面的限制,在半个月内刚把这些课件做好便要提交了,还不是很熟悉其中的内容。虽然赛前还有一小时的准备时间,但更多的,还是功在平时——它考验的是平时的基本功,我就将平时上课的状态拿出来,这样就可以灵活自如。”

正是靠着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周一恒成功拿到了校赛工科组唯一的一个省赛名额,与文科和理科组的其他两位老师一起,入围省赛。

在省赛时,面对江苏各大本科高校选拔出来的教学精英,周一恒并没有怯场,而是静下心来,将所抽中的知识点完完整整地向专家、评委阐述清楚,最终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与好评。

谈及这次比赛,周一恒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磨练。即便在台下准备得再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得再好,如果不能够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下展示出来,依旧是无用功。”说到这,周一恒也想起了三年前最紧张的一次经历,“那次比赛规定是一种完全匿名的形式。记得当时自己是八号,因为紧张,在开场白时差点说出自己的名字,后来我及时意识到了失误,但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还闹出了‘我叫八号’的笑话。”而随着阅历的丰富,随着比赛次数的增加,她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名师指点,博采众长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一群智囊团。”而在周一恒的背后,的的确确有着这样一个“智囊团”——王香婷、许燕青、徐瑞东、陈宣平……

周一恒诚恳地表示,江苏省教学名师的王香婷教授是她教学生涯的引路人。正是得益于王香婷一对一的悉心指导,她的教学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记得刚开始时,王老师进教室,拿出表,说到:‘行,开始讲吧。’”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一恒仍记得那时的崩溃与紧张。而在课后,眼光独到的王香婷立即把她喊过去,说哪里讲得不好,哪里讲得不规范,这个不能这么说,这节讲得不对……一系列的辅导过后,周一恒也慢慢地知道如何去备课,如何去设计课程。“现在面对王香婷老师坐在教室里听课,我也毫不怯场,讲课能够收放自如,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周一恒如是说。

周一恒还邀请了一些教学名师、专家来课堂听课。一次次高压环境下的磨练,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与鼓励。课后,周一恒便会立即与名师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建议,或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成了她教学的启发与灵感。

此外,周一恒还经常去听其他名师的课。在助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许燕青老师是如何介绍这一模块知识点的,那一部分该怎么讲,哪里讲得好,她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做成教学集锦、心得体会,以备后期翻阅揣摩,思考学习。

正是靠着名师的指点,加上博采众长,广泛吸取别人经验,周一恒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与成就。

  

亦师亦友,亲民不高冷

在学生眼中,周一恒是个脾气特别好的老师。而在自己眼中,她也觉得“亲民”“不高冷”是自己的代名词。

在每年开课前,周一恒都会照例建一个QQ群,使所有的学生融入到一起,就像“家”一样。而在群里,周一恒也时不时地参与到学生交流中去,同时积极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周一恒也有自己的体会:“孩子们经常在群里霸屏,使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表情包,聊天聊得很热闹。通过这种方式,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让自己觉得特别年轻,特别阳光。”

在课前,她会主动地与台下的学生聊天。比如第一节上课前,面对成片趴在桌子上小憩的学生,她就说道:“怎么这么困啊,你们晚上都干嘛去啦?是去打牌了吗,还是打游戏去了?”学生拖着很长地声音,懒洋洋地答道:“没……有……”周一恒便会调侃他们,肯定是打酱油去了,使得台下一阵笑声,大家都瞬间精神起来,开始上课。

在课堂上,周一恒也把互动做到了极致。在她眼中,互动并不意味着问问题,因为突然把一个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过于突兀而流于形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她觉得,好的互动应该是一种启发性互动。比如一道题需要设计元器件,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引导,运用学生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一步一步地将难题分解简单化,最后由学生自己主动把答案找出来。

而在课后答疑时,周一恒也与学生碰撞出了火花。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细心的她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属于钻研型,哪一个是属于刻苦型,哪一个又是属于好问型。正是靠着平时的悉心观察,周一恒针对他们的特点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弥补自己的不足,构筑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周一恒如是说。亲民的她,用自己的人文情怀,辅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把“平凡”的电工课上出了“不平凡”的味道。优秀的她,依旧在三尺讲台上,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新闻来源:王胜 卫舒琪 杨雯琳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